新闻 :消费投诉前三类:通讯产品、家用电器、户外家具用品
【泽枫官网】 去年,铜川消协共受理消费者投诉、举报、咨询195件,其中受理投诉178件,受理举报15件,咨询2件,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.23万元。
去年,铜川消协共受理消费者投诉、举报、咨询195件,其中受理投诉178件,受理举报15件,咨询2件,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.23万元。
据消协工作人员介绍,去年全年铜川消协共接消费者投诉178件,占受理总量de91.28%。其中商品类投诉106件,处理投诉案件83件;服务类投诉66件,处理48件。全年共受理举报线索15件,办结14件,举报涉及问题主要为无照经营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、虚假宣传等。
在178件消费投诉中,通讯产品投诉居前列。据统计,去年全年共受理通讯产品投诉23件,占投诉总量de12.92%,居投诉总量之首。尤其是手机de投诉量位列前端,原因主要是由于移动通信技术de推广,大量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应用,一些手机厂家在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存在问题,手机de投诉量也就相应增多,其中有超过四分之一de投诉是因售后服务争议而引发de。消费者投诉手机售后服务主要表现在:一是手机充电、黑屏、触屏无效等质量问题;二是套餐、话费问题;三是内置软件收费问题。
而仅次于通讯产品投诉de为家用电器,全年共接到投诉16件,其中因质量问题而引起de投诉比例明显上升,家用电器主要为电视机屏模糊不清,电冰箱不制冷、噪音大,洗衣机噪音大,燃气热水器保修等问题。
投诉第三大类则是户外家具用品质量问题,2015年全年铜川消协共受理户外家具用品类投诉11件,其中问题大多表现在产品不合格,购买de床、门等商品缺损退换等问题。
调查
街头药店导购力推高价药
场景一:2月27日上午,在铜川市王益区青年路de爱心药店,一对情侣指明购买10元左右de一盒小药。
药店导购在找出该药品de同时,还拿出了某品牌deVC保健品。“这个比你要de那个好,量多还不贵,一瓶100多元。你说de药激素副作用特别大,吃这个自然提取de药物副作用小,对肝肾脏不会造成任何伤害。”
当二人表示没带医保卡时,导购表示可以先付现金,改天拿医保卡过来刷卡后退还现金。
场景二:3月6日,在铜川市王益区大同桥de同馨堂大药房,孟女士称男朋友盗汗严重,询问导购应该吃什么药。药店导购听说后直接给孟女士拿了一盒“玛咖”,并表示此药专门治疗盗汗失眠,一次5盒一个疗程,药店做活动168元一盒,买3盒送一盒,而且还搭送一瓶六味地黄丸。
当孟女士表示价格太贵时,导购立刻表示:可以先付现金随后拿医保卡刷卡退钱。
孟女士买了一盒之后回去发现,“玛咖”属于压片糖果,并没有卫生和食药监部门核发de保健食品或药品生产批号,只有一个食品生产许可证。用微信扫码发现,网上价格为99元。阿里巴巴显示de最低价格为45元。
“每次到药店买药,原本只想买适合自己便宜一点de药,但最后在导购de推荐下,买de都是十几、二十几块钱de药,有时候原本不打算买保健品,导购也会推荐一大堆。”连日来,多位市民致电《华商报·今日铜川》,反映市区一些便民药店存在“诱导消费”de嫌疑。3·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,华商报记者走访调查市区多家药店。
>>走访
记者街头药店买低价药导购推荐de都是高价药
3月15日,华商报记者以患普通感冒头疼、想买0.6元一板de感冒通(氯芬黄敏片)为由进行走访。
在铜川新区长虹南路de新城药店,刚进店就有热情de医药导购接待,询问哪里不舒服需要什么药。当华商报记者表示感冒有头疼症状时,该导购立即推荐了几款20元左右de药品,并表示这些药品见效快、没有毒副作用。华商报记者表明,想买0.6元一板de感冒通配阿莫西林治疗,该导购立即表示店里没有感冒通,并一再建议买刚刚推荐de几种药品。
在相邻不远de爱心药店,虽然该店员表示有感冒通出售,但又询问是否有咳嗽、痰多等症状,并表示如果有这些症状de话,建议最好配止咳化痰de药物配合治疗,并很自然地推荐了几款消炎止咳de胶囊或片剂,这些药物de价格均在15元到30元之间。
在位于正阳路上de爱心药店以及耀州区药王路上de新特药店以及健康岛大药房,药店导购对治疗感冒头疼de药品都做了热情推荐,但推荐de药品无一例外都在20元以上。虽然在感冒药区域里也有10元以下de药品,但没有一家药店导购进行推荐。而对华商报记者坚持要买de感冒通,药店导购不是称疗效不好,就是表示副作用大伤害身体,不建议服用。
更多精品户外家具,请关注泽枫,感谢您的信赖。